參與ESG論壇的啟發

2025 年 8 月 22 日,志文參與 「2025 第一屆 ESG 永續長前瞻論壇」。這場活動由 ESG 華人企業永續聯盟 精心籌劃,在 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 舉行,從上午九點半到下午五點,安排緊湊且充滿啟發。

多年來,志文陪伴中小企業在數位轉型的過程中不斷探索,從行銷優化到流程自動化,體會就是:如果沒有 永續的思維,數位工具再先進,也只是曇花一現。這場論壇正好印證了我的觀點:ESG 已不再只是企業的「形象工程」,而是牽動市場競爭力與長期韌性的關鍵核心。


ESG 已成為企業「必修課」

以 全球碳排放數據 與 1.5℃ 臨界挑戰 為引言,提醒我們:永續發展不是選項,而是企業必須回答的必修題。

數據顯示,若無法在關鍵十年內控制碳排放,企業不僅要承受 供應鏈斷裂與氣候風險,還會面臨 監管與市場的雙重壓力。這讓我想到許多輔導過的中小企業,他們往往認為「永續」是大企業的議題,但事實上,沒有一家企業能置身事外。在這股趨勢下,ESG 的價值,等同於數位轉型的價值:它是企業能否長期競爭與生存的基礎。


多元角度的行動啟發

1. 程萬里董事長:合規與創新的平衡

程董事長以「魚與熊掌可以兼得的 ESG 解決方案」開場。他指出,企業推動永續不能只停留在 符合法規,更要思考如何透過 創新 來提升價值。
這讓我聯想到,許多中小企業在做數位行銷時,常以「合規」為優先(例如廣告法規、隱私條款),卻忘了借助 AI 工具與自動化流程 創造新機會。ESG 其實也是如此:合規是基礎,創新才是核心競爭力。


2. 廖永源董事長:永續製造力的全球實踐

廖董事長強調,永續力已是國際供應鏈合作的入場券
對我來說,這和「數位轉型」高度呼應。就像數位系統需要 API 串接,供應鏈的 ESG 資訊也需要標準化、透明化,才能形成信任。這提醒企業主,若要進入國際市場,除了行銷策略,更要準備好 ESG 數據揭露與管理系統,否則可能連門票都拿不到。


3. 蕭珮心經理:人才是綠色轉型的關鍵

蕭經理的分享讓我印象深刻。她指出,企業要成功落實 ESG,不僅靠技術,更需要 具備永續思維與跨領域能力的人才
這正好呼應了我在培訓課程中常提到的:數位工具人人能學,但策略思維與人才培育,才是企業長期競爭的核心。 企業若缺乏理解 ESG 與數位的複合型人才,轉型將會舉步維艱。


4. 陳秉豐總經理:破解中小企業的碳焦慮

陳總經理點出了許多中小企業的共同痛點──資源有限、技術不足
他的建議是:與其追求「一步到位」,不如 設定階段性目標,逐步前進。這和我在顧問工作中推廣的「敏捷轉型」一樣,重點不是一次做到完美,而是 持續改進、逐步累積,讓轉型之路更可持續。


5. 黃正忠博士:數據與指標驅動治理

黃博士提醒企業,永續治理需要 數據驅動,並透過 國際標準對齊全球市場
這對我是一個重要提醒:就像數位行銷需要追蹤 KPI(轉換率、流量、ROI),ESG 也必須建立清晰的衡量指標,否則無法真正驅動決策。


ESG 與數位轉型的交集

作為數位行銷與轉型顧問,我在這場論壇得到的最大收穫是:ESG 與數位轉型不是兩條平行線,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雙引擎。

  • 數據力:AI 與數位工具能協助企業更快完成 ESG 數據蒐集與揭露。

  • 效率力:流程自動化可以降低能耗,創造更環保的營運模式。

  • 品牌力:結合 ESG 敘事與數位行銷,能提升品牌的社會價值與消費者信任度。

  • 合作力:跨界平台(如 ESG 聯盟)提供資源共享,數位工具則加速跨界合作的落地。


未來行動:四大策略

  1. 建立 ESG 數據平台:導入數位化工具,協助企業將永續指標系統化。

  2. 推動員工教育:設計簡單易懂的 ESG + AI 培訓,讓員工能在日常工作中實踐。

  3. 鏈結供應鏈生態系:幫助企業與上下游建立透明的 ESG 互動模式。

  4. 放大品牌影響力:透過數位行銷,將企業的 ESG 成果轉化為品牌故事,擴大市場價值。


永續未來

這場 「2025 第一屆 ESG 永續長前瞻論壇」,不只是一次知識交流,更是一次 價值共鳴

志文深刻感受到,永續轉型是一場長跑,它需要數據、人才、策略,更需要企業彼此的攜手合作。作為顧問,我的使命是幫助企業不僅完成數位轉型,更能在 ESG 的大浪潮中找到自己的定位


志文老師觀點

AI數位轉型 × ESG 永續,是企業競爭力的雙核心。現在開始行動,才能在未來市場中立於不敗之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