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hatGPT 等 AI 聊天機器人使用風險與自保重點
為什麼要注意?
-
越來越多人使用 AI 聊天機器人來處理工作、情緒、健康等問題。
-
但輸入的資料可能被記錄、分析、甚至外洩,存在隱私風險。
5 種絕對不能輸入 AI 的敏感資訊
-
個人身分資訊
➤ 身分證、護照、出生年月日、住址、電話等。 -
醫療資訊
➤ 醫療報告、檢查結果,應避免完整上傳圖片或詳細資料。 -
財務帳號資訊
➤ 銀行帳號、投資帳戶等,避免成為駭客目標。 -
登入帳號密碼
➤ 千萬不要輸入帳密,建議用密碼管理工具代替。 -
公司內部或商業機密
➤ 內部原始碼、客戶資料等都不可透露,最好用企業版 AI 工具。
AI 使用者 5 招隱私自保法
-
設定強密碼
➤ 提高安全性,避免帳號被盜。 -
啟用多重身分驗證(MFA)
➤ 增加登入安全。 -
定期刪除對話紀錄
➤ Claude 30 天內會刪除,其他平台記錄時間不同。 -
使用臨時聊天功能(Temporary Chat)
➤ ChatGPT 支援,對話不會被記錄或訓練模型。 -
匿名提問與搜尋
➤ 使用 Duck.ai 等匿名平台提問,但功能會受限。
提醒:
使用 AI 工具要小心輸入內容,機密、個資、公司資料「一律不碰」,善用匿名與臨時對話模式,加強保護自己!